•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党代会巡礼】新生学院:以奋进之姿 育凯发新人

    发布时间:2025-06-20 点击次数: 来源:新生学院

    凯发娱乐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际,新生学院成立整整五年。作为新生教育的改革先锋,新生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奋进行动”实施方案,秉持为“最好本科”奠基的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交叉、重创新”的理念,以七大书院为载体,扎根鼓楼校区百年文脉,努力实现从“高分考生”到“拔尖英才”的跨越,着力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书院制教育的凯发范式。

    从零到一:走实“最好本科”第一步

    新生学院是全校新生放飞理想的起点。2020年,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大类招生改革,探索新生院运行新模式。五年来,新生学院紧扣新生特点和成长发展需求,面向新生、尊重新生、服务新生、引领新生,筑牢新生理想信念之基。

    谭铁牛书记看望新生

    谈哲敏校长看望新生

    以德为先,扣好新生“第一粒扣子”。人无德不立,学院始终将德育作为新生育教的根本。一是着力创新思政育人载体与方法,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节日,注重仪式育人,挖掘并传承“大先生”精神,强化价值认同。“马兰花育人工作室”聚焦“两弹一星”精神,赴新疆马兰开展社会实践,《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50余次,累计阅读量超20万,活动获评全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二是丰富入党启蒙教育形式,融合建党精神、科学家精神、时代精神,让“场馆里的思政课”“科学家精神大讲堂”等走近学生,形成多位一体的红色育人矩阵。近年来,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2024级新生中近半数都提交了申请。毓琇书院党支部连续三年开展《党员科学家故事》微党课,入选第二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

    “马兰花开”社会实践团队

    毓琇书院“传承雨花英烈精神”红色思政课

    以早为要,健全新生适应转换机制。学院着力以系统化的新生认知教育和成长发展机制贯通新生入学第一年。一是坚持“早衔接、早引导、早融入、早提升”,学院打造“学科专业节”“新新节”等品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认知自我、认识学科,提升内驱力与目标感,更快融入大学、融入书院、融入专业。二是建立学生成长发展支持机制,设立新生学业发展与支持中心,完善学业发展支持体系,重视个体差异及个性发展需求,围绕数理基础、英文写作、学习方法等开设新生定制课堂,帮助新生更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

    “新新节”夜跑活动

    新生学业发展与支持中心定制课堂


    久久为功:下好“育教融合”联手棋

    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新生学院着力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思政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密切联系各学院各部门,全面统筹育人资源和力量,逐步形成多元协同、融合共生的育人生态。

    通识为基,全面培养。学院协同多方资源、各方力量打造新生育教品牌。一是与本科生院协同,推进通识基础课程落地。具体组织2024级学生学习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并开展“NJU-AI”研修坊、“AI赋能”启新工作坊等,以实践导向与创新形式提升新生数智素养;落实“科学之光”(青年学者系列)课程38门,全程服务课程组织运行。二是加强与各二级学院的横向衔接,与党委学工部等职能部门的纵向协同,共享学科专业、优秀师资、实践平台等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三是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等研究平台,以新生午餐会、南雍下午茶等形式促进师生交流,营造亲师取友、求学问道的氛围,构建师生成长与创新共同体。四是引进校外优质资源,强化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连接,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等建立共建共育机制。

    南雍下午茶合影

    在省农科院基地参加劳育项目

    五育并举,全员护航。学院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打造优良育人生态。一是深入推进五育融合,各书院结合学科特点、“大先生”特质、学生特色,形成“一院一品”的育人文化。扎根鼓楼校区寻精神之根,学院连续三年举办“新生戏剧节”,美育改革实践获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特等奖。二是持续建设专兼结合的育人团队,逐步形成“大先生领航、导师导航、朋辈助航、辅导员护航”的全员育人格局,每位新生都配备新生导师,由学长学姐担任朋辈导师,选聘优秀研究生参与新生的入党教育与引导工作,实现师生从游,朋辈共学。1人荣获江苏省“最美高校辅导员”称号。

    第三届新生戏剧节

    周围荣获江苏省“最美高校辅导员”称号

    吾道无穷:书写“拔尖英才”新生篇章

    新生学院致力于充分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着力培育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最好本科”奠基。

    涵养学风,重在养成。学院以“三室一厅”为日常教育管理核心,筑牢“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的主阵地。一是将学风建设融入学生社区,围绕学风建设、诚信教育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主题班会,强化教学秩序,覆盖全体新生;学风塑造下沉学生社区,持续开展“新生大讲堂”等名家讲座,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学术志趣和学术取向。二是倡导新生阅读文化,聚焦“读什么”“怎么读”两大核心问题,延伸“悦读经典计划”,通过晨读课堂、书籍工坊、新生午餐读书会等形式激发新生阅读兴趣。工作案例《浸润阅读文化,打造书香社区》获评2023年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成果。

    新生大讲堂

    新生午餐读书会

    科研启蒙,重在育成。学院努力为学生价值养成、勤学苦练、成才出彩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系统化开展科研启蒙、培训和实践。一是探索开展早期科研训练,启动“金种子”早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在多学科交叉融通中探索新知。二是丰富双创“新工坊”活动形式,积极拓展融合学校双创资源、学科资源,支持科创实践。三是聚焦创新思维、跨界融合、实践应用,开设“道启南雍”新生实践研修营等,赴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修参访,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2023级5名新生参加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并在全国赛获团体特等奖。1名学生以共同第一作者于国际碳材料权威期刊Carbon发表论文。

    “金种子”早期科研训练计划

    “道启南雍”参访活动双选会

    耕耘五载,新生学院探索形成的育人机制与育人成果入选全国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学生党建工作获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一等奖,学院还获评凯发娱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新生育教改革实践形成一定示范辐射,在第六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做经验分享,20余所高校兄弟院系来学院调研。

    未来,新生学院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围绕新生成长发展深化改革,聚焦关键问题攻坚克难,全力落实“奋进行动”,为拔尖创新人才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奋进佳绩迎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