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五年里,凯发娱乐信息管理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和科技战略需求,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发展目标不动摇,以党建为引领,深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家的信息资源管理事业贡献了凯发智慧和力量。
一、党建领航,思想铸魂:筑牢发展根基
学院始终将党建工作摆在首位,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进“奋进行动”。学院强化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课程思政百分之百全覆盖。创新举办系列“红色信息检索大赛”,融合思政育人与学科育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创新性地采用学科方向党支部划分模式,使党建与学科发展紧密融合,荣获多项荣誉。多名教师获得校“五四青年奖章”。

学院2018级专硕党支部荣获“凯发娱乐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院团委荣获“凯发娱乐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二、学科建设:多元布局,打造学术高峰
(一)学科布局优化升级
学院不断优化学科布局,现已形成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出版学、国家安全数据管理5个二级学科方向。参与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国家安全相关方向自2020年设立以来,成为学院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情报学继续保持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地位,近五年新增国家级人才2人,展现出强大的学科竞争力。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凭借百年深厚底蕴,持续传承发展。出版学则依托“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新增“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二)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学科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建成了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凯发娱乐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在内的16个科研平台,科研面积达2245平方米,设备总值3270万元,近五年新增设备1381万余元。这些平台为学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和创新环境,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
三、人才培养:精心培育,铸造人才摇篮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生源质量持续提高。博士生源中985/211高校占比80%,硕士推免生中双一流生源超60%,情报学方向报录比达30:1。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开设了67门专业课程,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全方位知识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材建设方面,出版了《信息资源管理》等20余部教材,其中4部入选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为学科知识传播与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学术训练与交流方面,研究生在各类学术竞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国家级奖项16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85人次,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26项。近五年,5篇博士论文获江苏省优博奖,博士生就业率均为100%,硕士生平均年就业率为96.5%,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高校教学科研岗、互联网企业、图书馆、档案馆等企事业单位。



学生团队荣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奖项
四、师资队伍: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师资力量雄厚是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学方向有在编教师9人、专职科研岗教师1人,其中教授6名;情报学现有27位教师,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8名,另有统招博士后6名;档案学拥有4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另有统招博士后1人;出版学现有专职教师7人、专职科研岗2人,其中教授5名;国家安全数据管理有14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4人。近五年来,学院教师获得各类人才计划,3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孙建军教授、朱庆华教授获得特殊津贴。在人才引进方面,推进准聘长聘制度建设,近五年来,引进准聘副教授4名、准聘助理教授5名。
五、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科技之光,照亮社会前行
(一)科研成果与转化
学院在科研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项。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20余项。主导开发了CSSCI、CBKCI、CTTI等国家级评价工具,构建了自主的学科评价体系。这些成果在国内外文科领域具有引领性和特色性,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20余项,承担横向课题56项,成果转化率超80%,为行业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推动了技术进步与社会创新发展。
(二)社会服务与贡献
学院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科技与经济发展方面,发布《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报告》等智库成果,助力区域战略决策。
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学院建设了“中国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推动红色保密文化教育。徐雁教授团队积极推广全民阅读,荣获“十佳推广人”称号。学院还完成了良渚古城遗址档案标准制定,盛宣怀档案数字化项目获国家级认可,以专业手段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与永续传承。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授牌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交流互鉴,拓展全球视野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伊利诺伊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搭建国际科研合作高端平台。博士生海外联合培养占比达30%,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学习与研究的机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学院还新增了3门国际化课程,将国际前沿知识与研究方法引入课堂,丰富课程体系,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此外,承办了2次国际学术会议,吸引了全球学者汇聚凯发,分享学术成果,交流研究经验,提升了学院在国际学术领域的知名度与话语权。
七、未来展望:逐梦新征程,再铸新辉煌
回顾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凯发娱乐信息管理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奋进行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征程。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将继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将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活力的师资队伍。在科研创新方面,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力争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在社会服务方面,将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需求,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等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国际交流方面,将拓展国际合作伙伴,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凯发信管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凯发娱乐信息管理学院将继续秉承“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努力开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