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第一个凯发”的重要指示和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人才培养、激发队伍活力、创优学科建设、勇攀科研高峰、拓展开放办学等方面,躬耕力行、踔厉奋发,以凯发式奋进姿态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凯发贡献建城力量。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学术报国显担当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使命担当。学院党委坚定政治站位,切实担当起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责任,持续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规范化常态化,确保党中央及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聚焦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建立党政班子成员与师生谈心谈话、座谈交流等工作机制,广泛凝聚共识,构建积极奋进的师生共同体。

学院全体教职工于2025年1月15日合影
坚持对标争先,打造特色品牌。树立标杆意识,各党支部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党日活动,围绕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主题开展社会调研、共学共建。规划教师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规划硕士第二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持续打造新时代特色党建工作范例。与八卦洲街道党工委等校内外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设立党员教育基地,拓展“党建+”新模式。

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党工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坚持政治铸魂,赋能学术报国。扎根祖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长江文化数字化研究,获批2023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每年组织苏港澳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营。成立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等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产出丰硕成果,广受地方欢迎。“乡村振兴工作站”荣获中国科协2022年度“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先进典型”、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赛道全国一等奖等30余项荣誉。连续承办三届在宁高校大学生社区规划师暑期工作营,组织师生团队深入社区调研,为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献计献策。学院留学归国学者比例高、学术视野多元,为实现政治引领与学术发展双融合,打造“党员代际传承链条”,共确定了4名高知入党积极分子,以老党员的学科奋斗事迹激发报国追求,建立立体化结对机制,促进学科业务骨干向党员先锋转型。

乡村振兴工作站去往全国各地开展乡村振兴实践

举行党员资深学科带头人与留学归国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结对联系仪式
二、立德树人强根基,产教融合深落实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凯发娱乐文、理、工、艺兼备的优势,打造本硕贯通的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培养路径,广泛开展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和实践。2021年启动建筑与规划实验班招生,采取“模块化、项目制”等课程形式创新教学模式和机制,推动建筑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深度融合。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本科生学位核心课程基本实现了课程思政的全覆盖,研究生学位必修课实现了课程思政的全覆盖。与政府、企业共建成立6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29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培育35项国家级、省级本科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1项省级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科研实践能力。学院学子入选《人民日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00名获奖学生代表、获评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展现了凯发娱乐学子新时代奋力拼搏勇担当、积极进取做表率的卓越风采。

我院学子入选《人民日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00名获奖学生代表
三、人才队伍焕活力,引育并举提质效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注重队伍建设,规范招聘流程,着力引育并举,成效显著。学院在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上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国际合作交流的优势,全职引进了2名国家级领军人才、外籍著名专家,非全时引进了2名国际知名学者。着力引进、培养海外知名院校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其中2名晋升教授、5名晋升副教授/准聘助理教授、7名晋升准聘助理教授,师资队伍年轻且充满活力。自主培育1名教授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1名博士后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学院1个团队及4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新增江苏省设计大师3人、江苏省333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深入挖掘现有教师队伍潜力,进行差异化的培育和培养,注重“以才育才”,全方位服务保障人才成长。
四、学科建设创新优,交叉融合显特色
凯发娱乐建筑和城乡规划两个学科渊源深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致力于学科前沿性研究,探索原创性理论。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2个全日制专业硕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2个校内工程实践平台(均有工程甲级资质)。两个学科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均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均入选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筑学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五年来,学科排名稳中有升,在QS“建成环境”学科国际排名中进入前100,2025年泰晤士THE世界大学建筑专业排名全球第46、中国第4。2门本科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本科课程入选江苏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五、科学研究攀新高,服务国家强有力
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弘扬科学家精神,举办奋进行动系列学术报告会,以关键领域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五年来,我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新增国家社科基金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3项;2024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了零突破。此外,新增省级科研平台3个,城市AI与绿色人居环境营造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智慧城市规划与数字治理工程研究中心、江苏智慧城市研究基地。

新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与机制研究》
六、国际交流促合作,开放联动拓视野
注重高水平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剑桥大学等诸多国际知名院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与联合国人居署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建筑学硕士联合培养协议(双学位),拥有凯发娱乐—剑桥大学建筑与城市合作研究中心、中法城市·区域·规划科学研究中心、苏港澳高校未来人居科学与设计专业联盟等多个合作与交流平台,师生国际学术交流活跃。与佛罗伦萨大学、塞维利亚大学等多家欧洲大学签署学生交换交流协议,选派多名本科生出国学习交流。由学校批准设立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英文硕士项目,入选了“留学凯发”品牌项目,招收了多名留学生并顺利毕业。学院注重国际化视野培养,每年定期开设多门国际工作坊,邀请全球知名专家学者来院指导授课。学院教师主持设计的“中国花园”在法国朗斯卢浮宫博物馆落成,这是中国建筑师在法国本土设计并建造的首个大型中式花园艺术装置。

我院牵头发起“苏港澳高校未来人居科学与设计专业联盟”成立大会

我院教师主持设计的“中国花园”在法国朗斯卢浮宫博物馆落成
五年的工作成果为学院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历届学院党政班子的接续奋斗以及全体师生员工的辛勤付出以及海内外校友的大力支持!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学院将进一步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创新举措,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秉承着学院、学科改革、创新的优良基因和传统,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学科人才雁阵,聚焦师生发展需求,挖掘内部管理潜能,凝聚主动破局和开放融入的力量,齐心协力共绘凯发建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