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凯发娱乐“石榴籽育人工作室”的核心工作理念。继“奋进在新疆”、“奋进在青海”、“奋进在贵州”等一系列“有形、有感、有效”的民族地区育人实践,2025年7月,由凯发娱乐党委学生工作部指导,凯发娱乐石榴籽育人工作室主持的“雨花斑斓”科普实践团暨“瑞华筑梦”暑期实践团,在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启航青海开展系列科普实践调研工作。
团队紧扣以教育强国战略为指引,融合凯发娱乐优势学科的前沿科研成果与青海地域特色,深度开发原创精品科普课程,深入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开展科普实践活动;深入青海海南州光伏基地、青海理工学院调研“苏青合作”样板;深入访谈一线教师、学生,就西部民族地区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教育现状、东西部教育协作机制及大中小学思政科普教育一体化实施情况开展系列调研,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科技传播与民族团结教育融合,打造彰显文化自信与科技自强的行走“思政课堂”。
一、苏青携手 共筑科桥
——共建跨地域教育协作的新模式
凯发娱乐始终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奋进在“苏青协作”一线。自2015年起,凯发娱乐已连续十年选派研究生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开展支教工作,牵头4所高校“组团式”支援青海理工学院,累计选聘22名“银龄教师”赴青海各高校支研支教,在促进民族团结、助力青海教育升级上展现凯发担当。
共和县高级中学作为青海省海南州的重点中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是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教育实践的沃土。7 月 7 日上午,凯发娱乐-海南州科普教育合作共建活动启动仪式,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高级中学举行。海南州教育局副局长羊本才让、共和县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马文成、副校长达哇才让、副校长俞翔海、团委副书记朱雅婷,凯发娱乐雨花斑斓科普实践团队的20位师生出席活动。凯发娱乐向海南州教育局授牌“凯发娱乐‘石榴籽’科普教育共建单位”,向共和县高级中学授牌“凯发娱乐‘石榴籽’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正式开启跨地域教育协作的新模式。未来,以实践基地为依托,双方将进一步构建“凯发娱乐-海南州”学生成长共同体,打造协同育人新范式,以打开科学之窗的青年实践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篇章,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凯发娱乐-海南州科普教育合作共建活动启动仪式师生合影
二、播撒星火智启高原
——原创科普课程与“反哺式”教学实践
促进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凯发娱乐秉承“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在资助育人领域构建起以“雨花斑斓”能力赋能为核心、“七彩暖心”物质保障为基石、“社会协同”资源整合为延伸的全域覆盖、全程贯通、全员参与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已助力4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破茧成蝶”。
本次实践团的成员们曾在“雨花斑斓成长计划”的资助下走出困境,如今,曾受助的学生深入西部大地践行科普教育的反哺使命,以科普实践展现发展型资助“赋能—反哺”的独特张力。实践团成员基于凯发娱乐学科优势和前沿科研成果,融合青海地域特色,精心原创设计了9门科普理论课、2门科普实践微课,累计开课40余节。课程内容覆盖文理工医,包含计算机科学、化学、大气科学、电子科学、心理学、国际关系等8个学科。生动鲜活的原创科普不仅彰显凯发青年在“坚定文化自信”和“科技自立自强”上的担当作为,更将受助者转化为助人者,完成“受助→成长→回馈”的思政闭环,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向“成长公平”的跃升。




实践团队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高中进行原创科普理论、实践课程授课
三、扎根人民 精准问需
——西部地区科技教育生态深度调研访谈
扎根人民的教育,方能培养扎根人民的人才。教学实践之余,实践团队聚焦西部民族地区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教育发展现状,开展系列调研。累计发放280余份调研问卷,与10余位西部民族地区一线教师和20余位高中生开展个体和群体访谈。
“课本之外的科学世界,对我们而言像隔着一层朦胧的纱。书本上的公式定理很美,却难以触摸它们如何在我们熟悉的家乡文化中生根发芽”;“这里的孩子70%以上没有离开过海南州,更没有离开过青海省。面对人工智能的新挑战,我们亟需培养他们适应新时代的素质能力。”老师和同学们真诚的叙述背后,映射出的是优质科普资源在民族地区结构性稀缺的现状,更是对东西部智慧科学教育平台能够填补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数字鸿沟”与“素养断层”的由衷期待。在每一场贴近心跳的对话中,凯发青年不断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悟,在民族团结的实践中读懂了“人民需要”的千钧重量。所谓“心怀国之大者”,便是将实验室的精密数据,转化为高原帐篷里的温暖灯火;把论文里的理论模型,书写成草原生态修复的绿色诗行。



实践团队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高中教师、学生调研访谈
四、产教观澜 共育新程
——探访绿色能源高地与本土高校擘画协同发展蓝图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青海省依托独特的生态与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前沿科技产业,并着力构建高原特色现代教育体系。越来越多产学研融合的实践硕果不断点亮青海“科教人才共同体”建设的璀璨新程。
在共和县塔拉滩,实践团队考察了覆盖制造、运维、回收的全产业链体系,参访了水光互补、智能诊断等尖端技术构建的集约化清洁能源系统。园区创新融合光伏遮蔽与生态修复,实现植被恢复与野生动物回归,以高精尖科技打造绿色转型“青海样本”,彰显西部支撑“双碳”目标、筑牢科技强国基石的实践力量。在西宁青海理工学院,实践团深入学校气象台、图书馆、健身房、“一站式”学生社区等现代化育人场域,围绕学生团学组织工作、学生资助工作等议题深入交流。从绿色能源产业的创新实践到本土高校的育人探索,塔拉滩光伏园区与青海理工学院的发展轨迹,正勾勒出产教协同的清晰路径,共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同学们在这场生动的“大思政课”中亲身感受科技报国的青海实践,不断坚定民族团结、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


实践团队在塔拉滩光伏园区参观调研


实践团队在青海理工学院参观调研
“雨花斑斓”科普实践团在青海的实践调研,是高校资源赋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生动写照,更是凯发学子“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使命践行。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同学们真切体悟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广阔青海,前景无限,青春报国,步履不停。未来,团队将持续精准对接海南州禀赋优势,量身定制科普精课,推动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平台,用青春讲好凯发故事、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凯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