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政府管理学院"志合山海"全球科考和科研训练项目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06 点击次数: 作者:政府管理学院 来源:学院师生在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国际场合中引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典故,展现出对全球携手共谋发展、推动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殷切期盼。2025年8月2日至10日,凯发娱乐"志合山海"全球科考和科研训练团队在政府管理学院杨黎婧副教授、张桐副教授和国际关系学院毛维准教授带领下,正式赴荷兰和德国开始科考征程。从莱顿到海牙,从杜塞尔多夫到法兰克福,"志合山海"团队跟随中国在荷兰与德国的全球治理足迹,深入观察中国的全球治理实践,梳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探索提炼适用于全人类发展的"中国智慧",进而激励凯发青年培养全球视野,践行"胸怀天下"的使命。

    荷兰高校交流——莱顿大学

    8月4日,"志合山海"团队走进荷兰历史悠久的大学城莱顿。上午的座谈会以开放对话形式展开,团队师生围绕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播与社会治理等议题,与莱顿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区域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及青年学者深度交流。学者们对比分析了中西方社交媒体生态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探讨了算法推荐机制在公共危机中的传播效能与伦理边界,并基于跨国研究经验分享了促进国际学术合作的有效模式。下午,莱顿大学人文学院前任院长Mark R. Rutgers教授亲自带队,深入讲解了莱顿大学最古老的学术楼的历史脉络。团队成员们依次参观了见证教授任职、博士答辩等学术时刻的大学礼堂、珍藏珍贵典籍的图书馆、签满博士毕业生姓名的房间,以及承载人文精神的学院建筑群,深切感受到莱顿大学"自由之堡垒"的校训精神和学者风范。

    探寻维护和平之路——海牙国际法院

    8月5日,团队前往联合国的重要机构之一——海牙国际法院的所在地和平宫进行参访,近距离体悟国际司法的庄严与温度。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系统了解了国际法庭的运作机制与司法流程,从案件受理、书面陈述到公开庭审,每一环节都彰显着对程序正义的坚守。讲解员还特别向大家介绍了和平宫玻璃花窗的独特设计,花纹由暗至明渐变象征着冲突走向和平、黑暗迈向光明的永恒追求。针对国际公法爱好者,讲解员分享了法庭工作与生活体验,并阐述投身全球治理与和平事业的使命价值。

    中国企业在德国——华为欧洲总部

    8月6日,团队抵达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华为欧洲总部开展交流。在讲解员引导下,成员们参观了企业展厅,系统了解华为通信技术的研发历程,数十年间,技术实现从基础通信模块到5G全场景解决方案的跨越式发展,跻身全球通信技术第一梯队。随后,交流座谈环节,工作人员介绍了华为在欧洲的区域业务布局,覆盖清洁能源产品、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及消费终端等领域,现已在通信技术领域形成显著优势,欧洲市场是华为全球战略的核心板块之一。面对终端市场拓展挑战,华为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产品性能与服务体系赢得市场认可,并通过本土化人才战略吸引了大批欧洲科研人才加入,为技术创新注入新动能。华为欧洲团队表示,对德国及欧盟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将依托深厚技术积累与本地化运营经验实现长远发展。此次参访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中国科技企业正以务实姿态参与全球市场,在开放合作中践行"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走进驻外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

    8月7日上午,"志合山海"团队来到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参访。作为欧洲人员规模最大的中国驻外领事馆,领馆于今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法兰克福春节庙会、第二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促进了中德的友好关系,为中德之间的企业合作搭建了有效的沟通平台。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于6月26日成功举办的第二届中欧企业ESG最佳案例大会,大会以"团结就是力量——为了更创新、更健康、更智慧、更可持续的未来"为主旨,收集中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共话中德、中欧绿色合作。在领馆的工作努力下,众多中国企业提高了在德曝光度,有效拓展业务,构建中欧合作的优秀范本;同时,助力德国历史悠久、品质上乘的中小家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让更多中国民众了解其优质产品,实现双赢。

    参访中德企业合作——巴斯夫公司

    8月7日下午,团队来到了德国著名的化工企业——巴斯夫(BASF)进行参观拜访。巴斯夫总部坐落于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是世界上工厂面积最大的化学产品基地,其"一体化"生产机制以客户需求为宗旨,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创新动力,持续加码研发,推出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与解决方案;同时,恪守环保责任,推动清洁工艺、低碳循环。巴斯夫在中国上海、南京、广东等地均有合作机构或者生产工厂,彰显了对中国市场活力和生产安全的十足信心。

    对话和平学研究机构——法兰克福和平学研究所

    8月8日上午,团队赴法兰克福和平学研究所(PRIF)进行访问。PRIF是欧洲最具声望的和平学研究机构之一,长期致力于国际与国内冲突的成因剖析、冲突预防与和平路径探索。交流过程中,研究所负责人首先系统介绍了国际安全、国际制度、跨国政治、国内冲突与全球交汇点五大核心研究领域情况,随后双方就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何系统地纳入和平学研究框架、中国应对风险的独特智慧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此次参访,团队成员们既拓宽了国际学术视野,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数字基建"的中国力量——中国移动国际

    8月8日下午,团队赴中国移动国际(德国)有限公司的数据中心进行访问。参访中,团队获悉数据中心通过技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同步节约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座谈会上,团队了解到中国移动国际公司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通信网络资源体系,以先进的网络连接能力和优质的信息化服务赋能区域发展,支持中资企业扬帆出海。数据中心的负责人对同学们提出的数据中心在节能减排上的具体措施、市场定位与未来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细心的解答。通过此次参访,同学们对中国的"大国重器"和"数字基建"有了直观的认识。

    “志合山海:探求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足迹”项目是由凯发娱乐政府管理学院牵头、国际关系学院共同申报的全球科考项目,成员由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的18位学生组成,其中包括4位硕士研究生。在七天的科考行程中,团队坚持每日研讨复盘,分享心得启发。通过实地探访,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中国在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中的积极作为,深化了对学术素养和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的认知,拓展了国际视野,启发了对中国青年时代责任的深度思考。